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
硬质合金广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拿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
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产量从3.38万吨增长至5.1万吨,CAGR为10.83%;其中因下游需求疲软,硬质合金企业经营压力大,产量下滑。
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均价远低于进口产品,但出口产品均价提升较快,据统计,我国硬质合金进口产品平均单价增长12.68%至48.25万美元/吨,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2.29%至8.04万美元/吨。进口平均单价是出口的约6倍,体现了进口产品的高的附加价值和高技术上的含金量。未来我国硬质合金技术提升,将更多地输出高端的硬质合金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正处于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产业体系调整进程加快,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产业体系调整的基础,是产业体系调整和工业升级的先导产业,硬质合金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往碳化钨粉末中加进10%~20%的钴做粘结剂,发明了碳化钨和钴的新合金,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是世界上人工制成的第一种硬质合金。用这种合金制成的刀具切削钢材时,刀刃会很快磨损,甚至刃口崩裂。1929年美国的施瓦茨科夫在原有成分中加进了一定量的碳化钨和碳化钛的复式碳化物,改善了刀具切削钢材的性能。这是硬质合金发展史上的又一成就。
硬质合金还可用来制作凿岩工具、采掘工具、钻探工具、测量量具、耐磨零件、金属磨具、汽缸衬里、精密轴承、喷嘴、五金模具(如拉丝模具、螺栓模具、螺母模具、以及各种紧固件模具,硬质合金的优良性能逐步替代了以前的钢铁模具)。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硬质合金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途分析报告》显示:近二十年来,涂层硬质合金也问世了。瑞典研制成功了碳化钛涂层刀具,刀具的基体是钨钛钴硬质合金或钨钴硬质合金,表面碳化钛涂层的厚度不过几微米,但是与同牌号的合金刀具相比,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了3倍,切削速度提高25%~50%。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第四代涂层工具,可用来切削很难加工的材料。
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钨粉末(硬化相)为主要成分,以钴、镍等金属(粘结相)为粘结剂,经球磨、压制、烧结而成的具备极高硬度和良好耐磨性的合金材料。在硬质合金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钨矿、钴矿开采,碳化钨,钴粉等,下游主要为切削工具、矿工具及耐磨工具等。
国外硬质合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往往也是工具生产大厂,有利于硬质合金工具产品的研发。但我国由于历史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硬质合金生产与工具制造分别由冶金和机械两个系统管理,导致合金材料和工具的生产脱节,极度影响硬质合金工具及深加工配套产品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公司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日益加深,但由于硬质合金生产和下游工具制造的长期分割,国内至今仍未形成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硬质合金工模具制造大规模的公司。未来,硬质合金的开发生产和工具研发制造将进一步整合,有利于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竞争格局,增强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